学校简介

COLLEGE INTRODUCTION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在创办于1953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于201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2018年,学校成建制移交广东省教育厅管理。2021年,学校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35年)实施集团办学。学校现有天河校区(银屏岭、北苑、南苑)和海珠校区,占地面积近700亩,另有校外实训基地1500亩。在校学生1.3万余名,教职工777名,其中专任教师650名,博士105名。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是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花园式单位”、广东省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东省林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花卉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单位、广东省湿地协会副会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野生动物生物安全管控国家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广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学校、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建有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现有国家级样板党支部1个,省级样板党支部1个。学校是我省唯一一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鲜明特色、农林渔生态全产业链技能人才培养、参与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森林城市群建设、参与“广东省海绵城市试点”、牵头打造“广东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的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人才与技术支撑。2021-2023年,学校在各类职业院校评价榜单的排名位次快速提升,最高排位已进入全国前400,在全省排位40名以内,挺近全省中上游的水平。

生态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办学特色,积极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下设林业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园艺与食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海洋与渔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航海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46个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按照“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建设要求,以林业专业为核心,围绕林业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构建对接以生态林业、生态园林业、生态海洋业、生态服务业为“四轮”、驱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一核四轮”新农科专业集群,林业技术专业群和园林技术专业群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中期检查中均得到专家高度认可,检查结果均为良好,其中林业技术专业群在农林渔牧大类排名第一。根据“金平果”2024高职专业及专业群排行榜,学校有3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微信图片_20220610112907.jpg

微信图片_20220610112903.jpg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人才聚集态势形成,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二级教授1人、博士10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农业农村部名课名师1人、省级高职高专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7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省级教师创新团队(含教学和科研团队)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产业导师团队3个、省级高层次技能兼职教师15人、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秉承“修德修能,知行合一”的校训,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技能、彰显特色”为办学理念,以“培育生态人才,建设美丽中国”为办学宗旨,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积极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学生技能竞赛成果丰硕,近3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师生参加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13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111项,共174项,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40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居于全省前列,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9.36%,全省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实现高满意度就业,岗位适配度居于高位,2023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96.42%。学校被授予“高校联盟双创合作先进十强”称号及就业创业示范高校试点单位。

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学校成立“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生态文明”内涵建设,首创了具有鲜明“生态特色+思政教育”元素的《生态文化》课程,将育人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目前,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优秀继续教育网络课程3门,建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各类校级课程160门,认定省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2项、省级课程思政教育案例2项,认定职业教育“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部、广东省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取得省级以上奖励40项。

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近3年,学校立项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2个,建设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省级科普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与推广平台1个,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共立项科研项目120项,其中国际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项、专利或软件著作权88项,建成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校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名攀升至192位;根据“GDI高职高专排行榜(2024)”,学校获得广东高职科研20强称号,排位第13位,科研能力已跻身国双高第一方阵。

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发展。学校坚持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共建、共育、共管、共享”的“政校行企协”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学校涉林涉渔底蕴深厚,周边林业系统“院、所、场、园”集聚的优势,利用校园东区400亩实训场地的优势,“引进走出”拓展建立了“一园七基地五平台五中心”18个国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近3年,我校牵头成立的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已发展至200余家,已立项28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在阳江建设的1500亩粤西林果教学实训基地已成为国家林草局生产实训基地、广东省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和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目前,正筹备申报国家3A景区。学校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合作立项省级产业学院3个,现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7个。学校着力打造南粤绿色科普摇篮,被授予“全国自然教育基地”称号、“广东省森林防火宣教场域”称号。

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学校发挥“实训+培训+鉴定+人才输出”的社会服务功能,根据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依托粤西林果教学实训基地、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花镜专业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机构、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及农林渔专业资源,全方位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打造农林渔职业培训标杆品牌,助推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依托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重大农业技术乡村行项目,开展林下经济生态发展创新试验和重点品种技术的示范推广,获批立项第一批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暨村村播工程示范校共建单位。

国际交流合作逐步拓展。学校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服务海上“一带一路”国家,自2015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培养举办了七期太平洋岛国渔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了来自斐济、汤加、萨摩亚、瓦努阿图等共10个建交国的144名学员,以“渔业技术”为纽带,通过多元协同、共建共享,为太平洋岛国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为当地渔业官员、企业管理人员、渔业技术人员及当地渔民带去优质的教育和实用的技术。开展多期海洋与渔业国际交流研讨会,与广东省远洋协会、巴布亚新几内亚驻华大使馆领事代表 、所罗门驻华大使馆大使等就太平洋岛国渔业技术培训、海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当地大学合作等开展研讨,与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南非高教部批发和零售培训署等相关单位和领导就双方共同制定海洋渔业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规范,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学校办学以来,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林业生态特色,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目前,我校正乘势而上,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优势,发挥生态、园林、园艺、渔业等行业优势,对接绿色产业,打造生态品牌,加大创新步伐,壮大办学规模,走特色发展之路,行开放办学之策,全力建设省内一流、行业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态品牌高职院校。

 

(2024年7月更新)